公告版位
本部落格文章均取自網路新聞,文章版權歸原作者及原網站所有,本部落對引用作品的來源均予以註明,相關轉載僅供共同愛好的朋友分享自己所見所聞的資訊和觀點,如涉有侵權糾紛爭議敬請告知,版主將刪除相關文章,以保障版權所有人之權益,維護尊重智慧財產權。

目前分類:新聞 (66)

瀏覽方式: 標題列表 簡短摘要

中廣 更新日期:"2009/03/08 13:35"

俗話說「藉酒澆愁愁更愁!」最近紐西蘭一項研究證實,酗酒可能增加罹患憂鬱症的機率。

這項長達二十五年的研究最近在「精神病學期刊」上發表結果,研究指出,諸多證據顯示,在任何年齡層,酗酒都會與憂鬱症有關。

研究人員表示,他們針對一千多人進行的追蹤調查結果發現,凡酗酒或對酒精有依賴心的人,他們罹患憂鬱症的機率是一般人的1.9倍。

在調查中,研究人員排除吸食大麻、失業或叛逆心理等因素,結果發現,酗酒與憂鬱症依舊密切相關;研究人員指出,有人認為兩者可能與遺傳有關,也就是酗酒會刺激相關的基因,使得罹患憂鬱症的機率增加。

stylehealth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自由 更新日期:"2009/03/07 04:09"

〔記者張聰秋/彰化報導〕去年彰化縣哺乳率已提高到接近5成,今年預估可能會再提高,媽媽哺育母乳意願高,不少人坦言,忍著餵母乳的乳漲疼痛,就是為了省下大筆的奶粉錢,對抗不景氣。

彰縣去年哺育率 接近5成

彰化縣衛生局統計,民國93年,縣內產後媽媽哺育全母乳、不加配方奶的比率僅有25%,到了96年,哺乳率提高到46%,去年增加近2%達48%,逼近50%。

衛生局保健課長尚筱菁說,彰化縣哺育率雖比歐美國家90%仍差一大截,但是,跟4年前相比,一口氣成長1倍,凸顯民眾身體力行。

尚筱菁表示,母乳是嬰兒最天然的食品,醫界發現,吃母乳的寶寶,智商比不吃母乳的高,抵抗力好,對餵母乳的媽媽,可以減輕購買奶粉的開銷,產後身材恢復快,並可預防乳癌發生,可謂一舉多得。

衛局辦支持團體 5區登場

衛生局本月起舉辦母乳哺育支持團體,昨率先在彰化區的彰化市肯德基中山分店登場,接著員林區的員林鎮衛生所、鹿港區的鹿港鎮衛生所、二林區的二林鎮衛生所、溪湖區的溪湖鎮衛生所,各分週末與週間兩種場次,週末場次上午9至11時;週間場次下午14至16時,免費入場。

彰化區的週末場次為3月7日、7月4日、11月7日;週間場次為5月1日、9月4日。員林區的週末場次為3月14日、7月11日、11月14日;週間場次為5月7日、9月10日。

鹿港區的週末場次為3月7日、9月5日、11月7日;週間場次為5月22日、7月17日。二林區的週末場次為3月14日、5月16日、11月14日;週間場次為7月8日、9月9日。溪湖區的週末場次為3月21日、7月18日、11月21日;週間場次為5月15日、9月11日。

stylehealth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中廣 更新日期:"2009/03/06 13:05"

根據一項報導指出,醫學研究顯示,不少疾病的發生與惡化具有明顯的時間特點,在某些時間段人的生命力特別脆弱,容易被病魔擊倒。包括每天、每週、每月、每年都有這有這種所謂的「魔鬼時間」,而從人生觀點看,73歲跟84歲去世的人也會比較多。

中新網引述「當代健康報」的報導說,研究顯示,一天之中第一個「魔鬼時間」段是清晨6到9點,因為人在黎明時分,血壓、體溫變低,血液流動緩慢,血液較濃稠,肌肉鬆弛,容易發生心血管病變。而一天中的另一個魔鬼時間段是在傍晚以後。

在一個星期中,星期一則是心腦血管病人的危險時間,發病及死亡危險比其他幾天高出40%。

在一個月當中,對生命最有威脅的是農曆月中,這與天文氣象有關,因為月亮能像引起海水潮汐一樣,作用於人體體液。每當月中明月高掛時,人體血管內外的壓力差、壓強差特別大,這時容易引起心腦血管意外。

至於一年中,最危險的月份是12月,天寒、歲末蕭瑟,都影響到抵抗力和新陳代謝,而氣溫超過攝氏35度的夏天,也會是一個高危險時段。

若從人的一生來看,人到中年,生理狀況開始變化,會出現內分泌失調,免疫力降低,家庭、工作、經濟、人際關係等壓力增大,所以中年是個危險的年齡階段。

此外,民間傳說73歲84歲老人容易死亡,研究顯示有其道理,因為人的生命有一個週期性規律,大致是7到8年一個週期,週而復始。每個週期中存在著生命活動的高潮和低潮,在週期中間年齡為高潮,而週期的始末為低潮。73、84歲因為已過古稀之年,加上正逢週期低潮,免疫能力較弱,去世的人相對較多。

stylehealth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中時 更新日期:"2009/03/06 12:46" 中時健康 王國強/台北報導

痔瘡是最常見的肛門疾病,任何年齡的人都可能發生痔瘡,只是大小及嚴重程度不同而已,五十歲以上平均每2個人就有1位曾罹患痔瘡,國泰綜合醫院大腸直腸外科主任李興中表示,其實「痔」就是指肛門,屬於人體的正常組織,可提供約15~20%的肛門靜息,具有維持失禁控制之微調功能。長時間不當之排便行為會導致組織退化、導致脫肛、流血情況,即隨著排便向外突出,就形成所謂的「痔瘡」,但許多人會羞於啟口,直到產生嚴重疼痛或出血時,才願意就醫診治,這樣的觀念並不可取。

在臨床經驗上有些病患會問「醫師,我有便血症狀,我是不是得大腸癌?」,李興中解釋,原因是大腸癌與痔瘡的便血症狀極為類似,很容易讓國人忽視,不過大部分還是被診斷出痔瘡居多,糞便潛血檢查僅有4%被診斷出罹患結直腸息肉及腫瘤,其二者的區別在於痔瘡的血便表徵多為便後的噴血;然而結腸癌表徵為血液與糞便混在一起,如果同時併發不明的腹痛、消瘦、乏力、貧血等症狀,就建議要進一步檢查。

不同痔瘡症狀治療方式也因人而異,李興中補充,症狀可區分四期來說明,一、二期痔瘡表現為出血,只要多喝水、減輕壓力、少熬夜、維持肛門清潔,或是給予軟便劑等方式應可舒緩症狀;然而二期、三期症狀是排便後脫出,可自行回納或用手回納,四期的狀況則是脫出後無法回納,建議最好以外科手術來治療,可使痔瘡再發的可能性降至最低。

手術方式則有冷凍治療手術、橡皮圈結紮手術、硬化劑注射手術,及傳統痔瘡切除手術等,李興中補充,目前還有較新的技術,就是環狀切除術(PPH)在適用條件下,比傳統痔瘡切除手術更廣,一般只要出現脫肛現象,即可以此手術治療,其主要在鋸齒線上約4公分處無痛區作業,可將直腸肛門黏膜做全圓周的環狀拉皮、截除動作,同時恢復肛門正常,術後疼痛期較傳統手術低,且恢復快、排便也無障礙,可提供患者另一個手術選擇。

李興中強調預防還是勝於治療,養成每天排便的習慣,且儘量縮短排便的時間,不要長時間坐或蹲馬桶。平常要多吃水果疏菜等含豐富纖維質的食物,多喝水,使大便不致於太硬,都是有效減低痔瘡復發的好方法。

中時健康:http://health.chinatimes.com/contents.aspx?cid=5,66&id=5068

stylehealth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中廣 更新日期:"2009/03/06 14:05"

生子要趁早!統計發現,35歲以下女性植入胚胎懷孕率約5成,但若年過40植入胚胎,懷孕率約只剩2成,醫師提醒,女性23~30歲是生育黃金期,一位少婦31歲便開始出現不孕問題,歷經10年求子路,不孕治療11次才產下兩子,臨床上也有不少婦女,重金砸百萬,卻依舊膝下無子的案例,最後只能後悔懷孕計畫過晚,懊惱不已。(徐韻翔報導)

一名少婦,31歲便已經出現不孕問題,一心想擁有寶寶的她,開始展開試管嬰兒大作戰,第一次接受不孕治療,雖然一舉成功,產下一子,但之後的幾年,卻再也懷不出第二胎,連續7~8年的時間,這位年輕媽媽四處奔走嘗試各種不孕症治療,終於在屆齡快四十歲的時候,再度喜獲麟兒,求子之路相當艱辛,不孕症治療革命共計11次。

馬偕醫院婦產科醫師李國光表示,英國最新研究報告顯示,約有三分之一婦女年過35會罹患不孕症,臨床上因高齡花費超過百萬,想透過做試管嬰兒得子卻失敗的病例不在少數,甚至心急到遍尋奇怪偏方,呼籲民眾,年齡是不孕很難克服的障礙,應把握住23到30歲最適合生兒育女的黃金期。

馬偕醫院試管嬰兒室統計也發現,35歲以下婦女植入新鮮胚胎,懷孕率有49%,但38~39歲就大幅降低為36%,年過40後,便只剩20%了,凸顯年齡是求子成功與否的關鍵,此外,高齡產婦在懷孕與生產過程也有較多合併症,包括畸胎、流產與早產、妊娠糖尿病等問題,即使試管嬰兒成功,風險也比年輕媽媽大很多,呼籲屆齡生育的年輕女性,有生子計畫要及早,以免日後砸重金仍可能事半功倍。

stylehealth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自由 更新日期:"2009/03/06 04:09"

〔記者王昶閔/台北報導〕以鐵鎚敲打金屬或鐵釘時,務必戴護目鏡,火花四濺可是暗藏危機!若眼球被噴出的鐵屑刺穿,又無法開刀取出,往往會在一年內失明。不過,國內卻有一位超級幸運的病患,眼中有生鏽鐵屑拿不出來,卻能保住視力的奇蹟個案,這個案例可能開啟醫學上對於眼部外傷的新發現。

持鐵鎚敲鋼鐵 鐵屑噴濺入眼

一名男子以鐵鎚敲打鋼鐵製品過程中,突然感到眼睛劇痛,淚流不止,緊急送到林口長庚醫院急診,經該院眼科檢查後發現,他的眼球內嚴重出血,經照射電腦斷層後證實,有金屬顆粒卡在眼球中,研判是被斷裂的鐵屑噴出穿透角膜、水晶體等部位,直達眼球末端與視神經盤交接處。

開刀無法取出 幸僅視力下降

醫師研判事態嚴重,緊急開刀打開眼球,在一片血肉模糊中,將血液、血塊與破碎組織取出,卻赫然發現,約一隻螞蟻大小的鐵屑,竟然插入了脆弱的視神經盤上,拿與不拿間,陷入兩難,因為若硬拿,勢必傷及視神經,危險性更高,甚至可能當場失明,不得已只好放棄,縫合眼球。

主刀的長庚眼科部視網膜科主治醫師黃奕修說,如果眼內金屬異物沒取出,病患通常在一年內失明。原因尚無定論,一般認為是因鐵屑氧化過程中會放電,進而使生長在眼底視網膜上的數百萬顆感光細胞逐漸凋萎死亡,視力不斷衰退,無法挽回。

沒想到,事件卻出現戲劇性發展!該病患在兩年的追蹤過程中,除因鐵屑射入時,眼球部分組織傷癒結疤,導致視力下降外,經過光照檢測,他眼底的感光細胞,絲毫沒有死亡跡象,也沒發生「鐵質沈積症」,在網上公開的醫學文獻中,前所未見。

黃奕修推測,可能是鐵屑被視神經盤的緊密包覆下,無意間保護了感光細胞,不受鐵屑氧化過程所釋放出的能量或物質所傷,怎麼也想不到,最危險的地方竟變成最安全的地方。

這起個案已發表在最新一期「神經影像學期刊」(Journal of Neuroimaging),未來可能有助揭開金屬異物氧化傷害感光細胞的真正原因,同時也建議其他醫師,若異物插入視神經盤,或許不見得要冒險開刀取出。

stylehealth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